種子貯藏是我們來年種植的必備條件。但種子在貯藏期間,由于種子本身和外界條件的影響,如管理不當,種子會出現發熱、結露、霉變等現象,直接影響了種子貯藏的穩定性和生活力。推測種子發熱有以下幾種可能:
一是種子在貯藏期間新陳代身過于旺盛,便釋放了大量的熱能,特別是種子呼吸熱量積聚在種子堆內,又進一步促進種子的生理活動,釋放更多的熱量。如此循環便會導致種子發熱。
二是通常種子上附著大量的微生物,由于種子生理活動新陳代謝過旺而釋放熱量,會引起微生物大量繁殖生長。種子呼吸熱和微生物放熱兩者互為因果,密切相關,也是導致種子發熱的主要原因。
三是種子在貯藏過程中由于受環境溫、濕度變化和水分轉移的影響,在種子堆內外會出現“結露”現象。種堆出現結露現象可使局部水分增高,造成種子的發熱以致霉變。
四是倉儲條件不良和管理不完善,往往也能引起種子發熱。
預防措施
1、藏期間種子的生命活動盡管是微弱的,但仍然會不斷地釋放水分和熱量。同時,環境條件(倉庫內和大氣的溫、濕度,倉蟲,微生物等)也都是種子發熱的潛伏因素。只要掌握種子發熱規律,加強管理,這種異常現象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針對種子發熱的原因,分別采取以下預防措施。
2、把入庫種子質量關 種子在入庫之前,應對凈度、水分、純度、發芽率、發芽勢、生活力和病蟲害等方面進行全面檢驗。種子必須嚴格清理、篩選、分極、晾曬處理。晾曬后的種子要充分冷卻后才能進庫。
3、善倉儲條件,及時清倉消毒 增添必要的通風、除濕設備,減少不良環境條件對種子的影響,使種子長期處在低溫、密閉、干燥的條件下。利用空調庫貯藏種子,還能創造低溫低濕條件,是確保種子安全貯藏的有效措施。
加強管理,定期檢查根據氣候變化規律和種子生理性狀,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夏季入庫或夏后種溫較高的種子,在秋冬季節要適時降溫、通風,減小內外的溫差;在春暖前對低溫的種子要加強密閉,減少外部溫暖潮濕氣流侵入,以免因溫差過大結露。在整個貯藏期間,必須加強對庫情、種情的全面了解和種子檢驗工作,特別是對庫內的溫濕度、種溫和水分等進行定期定點檢測、記錄和分析,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以保證種子的安全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