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的發展與工程塑料息息相關,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就是一種性能優異的工程塑料,耐沖擊強度居各種塑料之首,但是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生產過程中,都會進行不同的改性方法。那么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改性目的是什么呢?下面就由迪源電子科技的工作人員來為大家介紹。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一種線性結構的具有優異綜合性能的熱塑性工程塑料,具有其它工程塑料所無法比擬的抗沖擊性、耐磨損性、耐化學腐蝕性、耐低溫性、耐應力開裂、抗粘附能力、優良的電絕緣性、安全衛生及自身潤滑性等性能,可以代替碳鋼、不銹鋼、青銅等材料,在紡織、采礦、化工、包裝、機械、建筑、電氣、體育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
不過雖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許多優異的特性,但也有許多不足,如其熔融指數(接近于零)極低,熔點高(190-210度)、粘度大、流動性差而極難加工成型,另外與其他工程塑料相比,具有表面,硬度低和熱變形溫度低、彎曲強度和蠕變性能較差,抗磨粒磨損能力差、強度低等缺點,影響了其使用效果和應用范圍。為了克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這些缺點,彌補這些不足,使其在條件要求較高的某些場所得到應用,需要對其進行改性。
目前常用的改性方法有物理改性、化學改性、聚合物填充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自增強改性等。改性的目的是在不影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主要性能的基礎上提高其熔體流動性、或針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自身性能的缺陷進行復合改性,如改進熔體流動性、耐熱性、抗靜電性、阻燃性及表面硬度等,使其能在專用設備上或通用設備上成型加工。